职工文苑

 » 内容
“书香泾惠”征文:北窗杂记
来源:人事教育处     发布时间:2018-05-25     作者:郑烨   点击量:次     分享到:

    我现在的办公室在那幢双面办公楼的三楼北面,门向南开,不大,有扇朝北的玻璃窗。这扇窗白壁黄框,方正宽大,几乎占据了房间北边的半个墙壁,很像一幅四季变换的风景画。

    这扇窗是房子的眼睛,也是我心疲神倦时倚窗凝思、游目骋怀的地方。办公桌就置于窗下,我平常总是面西而坐,趴在桌子上看文件,写东西,在这双眼睛的注视下出出进进,忙忙碌碌。

    从零七年夏天搬进这栋楼算起,我的工作调整了两次,办公室也换了四五回,从一楼到三楼,从东边到西边,又从南边到北边,忙的不亦乐乎。窗外的天还是那片天,时明时暗,阴晴变换;树还是那些树,花开花落,有枯有荣。而我也从三十走到了四十,由青年步入了中年。
    我这人身子沉,比较懒,怕麻烦,对这频繁的变换内心不免有点小抵制。但现在看来,这何尝不是工作的一部分,相对于平淡冗长的日子,若是少了这些来来回回的折腾,还真有些对不住这不声不响就悄然而逝的时光。
    人们大多喜欢南边有窗的房子,因为朝阳的房子光线好,待在里面总有温暖敞亮的感觉,古人说临南窗以寄傲,还是很有道理的。西窗也不错,夜雨剪烛,共话桑麻,也很温情。东窗的名声就差远了,总能和阴谋诡计扯上关系。北边的这些房间由于无法把阳光弄进来,平时比较昏暗阴冷,但这并不代表我讨厌现在的这间办公室,若待的久了,你自会发现它的好处。
    它的好处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那扇朝北的窗户。有了这扇窗,白天黑夜、春夏秋冬不打招呼便可登堂入室,让这间背阴的斗室能和对面朝阳的房子一样跟上光阴的脚步。白居易谓北窗有三友:抚琴,饮酒,作诗。只要有这三样在,朝北朝南都无所谓,纵是陋室也能蓬荜生辉。不过这里不让喝酒,我也不懂弄琴,更不会作诗,但我却分明从古人的行止中看到了他们对待那些并不如意的生活时的态度。他们总能在寻常中悟出真意,在平凡里活出洒脱,让方寸之地海阔天空,让非常之时云淡风轻。
    在空闲的时候,我总喜欢一个人关上房门,捧一杯清茶,看看窗外的风景。少了刺眼的光线直射,你会发现北窗里的那片晴空更蓝更深。春天来临的时候,窗子西边那棵斜着身子的老桐树会招来五彩缤纷的蝴蝶和嗡嗡乱叫的蜜蜂;起风的时候,树枝会前仰后合,随风舞动;落雨的时候,桐叶便潇潇有声,应和如歌。而窗外那个废弃的水塔,就像一门静默的大炮,没日没夜地瞄着天空深处的某个目标,闷声不响,一炮不发。还有过路的鸟儿在炮口种下的那株随风摇曳的小树……这景象,应该是忙碌嘈杂的一天中最理想的一段光景。
    有个叫舒国治的台湾人写了一本书,叫《理想的下午》,不知道为什么,我对这个名字很有感。也许理想本来就是个让人心潮澎湃的话题,它的光芒总能聚合起零落在时光角落里的某些碎片,无意中就会折射出一些曾经蹉跎和失落的东西;抑或下午是一个听起来有点慵懒怀旧的字眼,总能让人想起夏日午后的阳光、窗外桐树上的几只鸣蝉和永远凝视我们的那片天空。
    我没有舒国治那么挑剔,理想的下午非要在理想的地方,要有理想的人,理想的树,理想的音乐、理想阵雨和理想的点心,这未免太过奢侈。即便在这间背阴的斗室当中,于我而言,一扇窗,一杯茶,一片晴空,一段属于自己的宁静自在,足矣。
    如果在每个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我们都能发现和拥有这么一段美好的时光,也算不枉此生。其实这样的时光天天都有,但在司空见惯和波澜不惊的眼睛里,他们不过是过眼云烟,并无多少理想和惬意可言。
    不由得想起论语中孔夫子和四个学生的那段关于理想的著名对话。一个叫曾点的弟子说他的理想是在暮春的时候,穿上刚刚缝好的单衣,陪同五六个大人和六七个小孩子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他的理想听起来太过家常,简直算不上理想,却让孔夫子仰天长叹,深以为然。
    也许我们在热闹的红尘中追寻了很长时间以后,会发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不在别处,也不在远方,它就隐藏在平常的日子里,躲在灯火阑珊的地方,而我们的求索之路,其实就是一条由朝圣逐渐走向寻常的平凡之路。
    不过,很多人都不愿意承认它。
                       
(编辑:任昱婷   责任编辑:周娟辉   审核:陈景云)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