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文苑

 » 内容
“书香泾惠”征文:麦收
来源:阎良管理站     发布时间:2018-06-14     作者:党源   点击量:次     分享到:

    吃过晚饭,闲来无事,想着在单位附近的小路上走走,就当消消食。漫无目的地走着,一大片收完的麦子跃入眼帘......对哦,该是麦收的时候了,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小时候......

    那时候,责任田种的最多的农作物就是小麦。每年的端午节前后,田野上到处起伏着金黄的麦浪,弥漫着一种温馨的幽香,整个村子就进入了麦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做着麦收前的准备。

    那时候还没有农业机械化一说,麦子成熟了还得靠镰刀来割。麦收前家家户户都在磨镰刀,成了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麦收的前一天上午,父亲就开始在院子里磨起了镰刀,“嚓嚓嚓”的声音很有节奏,像一首欢快的小曲。父亲弓着身子,不时地往磨刀石上洒点水,磨一会儿,就用手在刀口上试一试,一点不害怕镰刀把他的手划破。我问父亲:“为什么磨刀还要洒水呀?”父亲笑着告诉我:“为了把镰刀磨得更利一点,割起麦子来快一点。”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父亲和母亲就出发了,等我和哥哥慢悠悠的到了地里,一大片麦子已经被长辈们放倒了。那时我们都小,割麦的任务是没我们的份儿的,不过也不会闲着。割过的空地上,除了已经码好的麦垛,还有遗漏的麦穗,大人们龙口夺食,顾不上捡漏,于是这项鸡肋的活儿就成了我们兄妹刷存在感比赛的噱头了。一会儿你看我捡的多了偷我的,一会儿为了多捡点赢得表扬偷拿码好的麦穗,你来我往,嬉笑着,打闹着,好不热闹。
    割完麦子,就得把它拉到麦场上。这时候是有牲口的用牲口,没牲口就得用人力。好的是二爷家有手扶拖拉机,倒也省了些人力。麦场就在我家巷子西头,有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麦收前一个星期,就开始练场了。挑水把场面浇湿,然后有几个人牵着牛拉的石磙,一圈一圈地碾压,直到压平整为止。各家拉回的麦子堆在麦场上,那堆积在一起的麦捆,就像一座座小山。我和哥哥姐姐们吃完晚饭,躺在麦垛上,望着天空的星星,感觉它们正朝着我们笑呢。
    儿时的碾麦场,是大人的繁忙场,更是孩子的欢乐场。打闹累了,就和哥哥姐姐们折根麦秆,偷偷地吸着母亲半夜起来熬的用大茶壶装的绿豆稀饭。等他们闲下来要喝的时候,发现少了一大半,常常引来大人的笑骂。
    麦子打下来后,还要扬场。一般都是找队里老把式,趁有风的时候,用木掀把碾下来的麦粒迎风抛向空中,借用风力吹去麦糠等杂物。扬净晒干了,用编织袋一袋一袋的装好拉回去,再把麦秸秆堆成麦秸垛,麦收也就结束了。
    岁月悠悠,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过去那种靠手握镰刀割麦子的时代早已经远去了。如今大型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几趟,成百上千亩的麦田,一天或一夜之间,就能轻轻松松地收割完毕。田间地头,再也见不到父老乡亲们往日弯腰割麦子、捆麦子的身影。
    用镰刀割麦子,已成了大人们回忆的往事,孩子们有趣动听的故事。
 
(编辑:任昱婷   责任编辑:周娟辉   审核:陈景云)
编辑:     责任编辑:     审核: